摆脱了一个瘟神,黎耀楠迅速回到家中叫来所有侍卫,除了十个人留守之外,其余人跟他出门。
黎耀楠穿上官服,脸上的颜色慎重,眉宇间透着几许悲凉。照了照镜子,给自己的表情打了一个满分,黎耀楠一挥手,整个人志气高昂:“走,去衙门。”
侍卫被主子的表情惊了一下,紧张的心情松缓下来。
黎耀楠领着一干人等,站在衙门口高声演讲,平静的声音不疾不徐,没有安慰的话语,也没有任何承若,空气中透着淡淡的悲伤,黎耀楠只告诉大家,战事来了该有的应对方式,粮食要藏好,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,藏身之地要安全,务必要保护好家中的老人和小孩,壮丁们则可以挖陷阱,设埋伏。
随着时间流逝,听讲的百姓越来越多,这样朴实无华的语言,反而比任何空口承诺,更要令人觉得安心。
百姓们听得很认真,黎耀楠讲解得很仔细,偶尔还跟众人打个比方,如果遇到敌人,千万不要硬抗,该怎样掩人耳目,然后出其不备一举歼灭。听的年轻汉子热血沸腾,老人纷纷赞好。
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,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家乡,如果有个现代人在此,一定会明白黎耀楠的用意,他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蛊惑。
黎耀楠连续讲了三天,讲的口干舌燥,下面听讲的人,上至朝廷命官,下至平民百姓,全部听的认真仔细,还有几位官员拿出笔墨,一一记录下来。
当然,更有人不以为然,着急的安顿家里人准备随时开溜,黎耀楠将众位官员的态度记下一本账,心里还是有些欣慰,至少云南官员并非全部都是酒廊饭袋。
第四天,凤山传来消息,羌族已经兵临城下,然而救兵还没有到,凤山只能坚持两天,如果总督再不带兵前来,凤山即将不保。
巡抚府上,一片愁云惨淡,作为云南的顶梁柱,众位官员忙不迭地拜访,将所有的希望全部压在巡抚身上,只希望他能告诉大家一个惊喜的答案。
第五天,凤山城破,逃难的百姓衣衫褴褛,一个个满目苍凉,失去亲人和家园,他们嚎嚎大哭,心里痛到了极致。
黎耀楠闭目,心情变得沉重,上辈子生长在和平年代,他没有见过战争,也没体会过战争的残酷,此时此刻他突然有些后悔,为了一己之私,置广大百姓与不顾,究竟是对是错。
二娃子今年十三岁,爹娘为了让他逃走,死在了敌人刀下,来到安全的地方,看见百姓的父母官,哭的上气不接下气:“黎大人,您是青天大老爷,一定要为我们做主。”
黎耀楠的名声很好,玉溪三年且不提,去年那几个月,更是得到不少百姓称赞,凤山的百姓看见他,就像是看见救星一样,只是面对其他官员却横眉怒目,仇恨的眼神毫不掩饰。
黎耀楠一问才知道,凤山知府贪生怕死,居然毫无抵抗,大开城门给羌族放行。
黎耀楠心中大恨,刚才那点情绪瞬间飞灰湮灭,他没有错,所谓不破不立,云南已经从内部腐朽,如果不将躯干连根拔起,损失只会更加惨重。
凤山逃出百姓八百余人,黎耀楠将人交给夫郎,让他想办法安顿。
林以轩很谨慎接手夫君交代的任务,将他们安排在城外的一座别庄,并且还学着夫君的模样,天天给众人洗脑,激起他们报仇的情绪。
大理的气氛越来越紧张,救兵还没有任何音讯,官员们开始收拾行囊,三三两两挟带私逃。
终于在有一天早上,一位拜访巡抚的官员发现,巡抚家中人去楼空。
少部分官员面露嘲讽之色,仿佛是在意料之中,更有大部分官员觉得天都塌了,百姓还没乱起来,官员首先乱了。
黎耀楠立即下令封锁消息,不许任何人将此事宣扬出去,巡抚一逃,总督那边肯定会有所动作,自己布置那么久,绝对不会允许旁人抢了先,这一次他不仅要抢总督的功劳,还要将总督一网打尽,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,那样自私自利的总督,要他何用。
黎耀楠召集民众,慷概激昂地大声演讲:“羌族已经攻打到凤山,在凤山杀烧抢掠,等他们收集够粮食,收集够金银财宝,下一仗定然会攻打南泉,那么南泉之后呢,大家想过没有?”
黎耀楠面色沉重的看着大家,也不等他们回话,继续说道:“是的,是大理,他们一定会攻打大理,你们想过怎么办没有?是站在这里等死,还是仅凭微薄之力,想要抵抗羌族的十万大军。”
百姓茫然失措,不知如何是好,黎大人之前教导他们怎样抵抗敌军,怎样保住性命,难道这些没有用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