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则安安静地站在原地。
晏宁公主没想到有着那么多奇妙想法的谢则安居然是这么个拗人,不过是试探一句他就变成这油盐不进的模样。
她有些气恼,却又明白是自己不对在前。
晏宁公主平复好呼吸,对谢则安说:“是我不对。”
谢则安惊讶地抬眸,对上晏宁公主清亮的眼睛。
晏宁公主说:“我只是想试探试探你是不是真的那么疼爱你妹妹。”
谢则安恢复了面无表情的状态:“试探出来以后呢?”
晏宁公主见他明显还在为刚才的提议生气,咬了咬牙,坦诚相告:“知道了你的软肋,我对你当然比较放心,这样我才敢让你留在我阿兄身边。”她对谢则安动之以情,“易地而处,如果有人要接近你妹妹,难道你会在不知底细、不知深浅的情况下让他们接触?”
谢则安顿了顿,说:“我明白了。”
晏宁公主松了一口气。
她鲜少见外客,要是难得见一次就落得尴尬收场,她会开始怀疑自己。
谢则安说:“有这么个兄长,殿下真是辛苦了。”
连叫什么样的朋友都得把关,可见赵崇昭多不让人放心。
晏宁公主:“……”
她替赵崇昭辩驳:“兄长他不是不会想,只是不乐意去想。他要是肯下功夫,肯定能做得很好。”
谢则安淡淡地提醒:“可惜有人帮他把功夫都下了。”
晏宁公主这次真的错愕了许久。
直至左右悄悄喊了声“殿下”,她才猛然回神。
晏宁公主眼睫微颤,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心情:“你说得对。”
她抬眼看着谢则安:“你什么时候想要去找你的‘父亲’,都可以来找我,我的承诺依然有效。”
谢则安说:“多谢殿下,不过我还有点事要弄清楚。”他朝晏宁公主笑了笑,“殿下请放心,我不是那种瞎客气的人,需要的时候必然会开口。”
晏宁公主怔了怔。
她从来不知道,有人可以笑得这么好看。
仿佛像春日里头的花儿一瞬间全开了。
第12章 第十二章
谢则安正午就见到了赵崇昭。
赵崇昭一见面就追问:“三郎,你和宁儿说了什么?”
谢则安可不能和赵崇昭一样大咧咧地直呼公主的名讳,他恭谨地说道:“公主殿下对我用的铅笔很有兴趣。”
这是谢则安和晏宁公主套好的说辞。
赵崇昭不疑有他,兴致勃勃地问:“什么铅笔?”
谢则安拿出一套新的,削了一支给赵崇昭看。他说道:“公主殿下腕力差了点,写毛笔字很辛苦,用铅笔的话字比较容易成型,挺适合的。”
赵崇昭瞧着有趣,当下让张大德找张纸来试写。
他手劲大,没一会儿就把笔尖给弄断了。于是写了几个字后他就摇摇头:“不成,不好写。”
谢则安说:“殿下力气过人,当然不一样。”
赵崇昭想了想,又拿起笔写了几下,说:“这笔尖够细,要是拿来抄书的话省纸,倒也不错。”
谢则安惊讶地瞄了赵崇昭一眼。
赵崇昭恼羞成怒:“你那小眼神儿是什么意思?”
谢则安一脸意外,接着才极有诚意地溜须拍马:“殿下时刻惦记着百姓,实乃百姓之福!”赵崇昭会说出“省”字自然不是指他自己,他哪需要省?
赵崇昭面不改色气不喘地说起了大话:“我离京期间停停走走,见到不少读书人买不起书,都用手抄的。可纸价同样不便宜,很多人连纸都买不起。在京城时人人都说大庆朝富足,这次我去瞧了瞧,觉得一点都不富,一点都不足。这样的感触,是呆在宫里体会不来的。”
谢则安瞧了他一眼,施施然地说:“殿下琢磨出这套说辞是想去骗人吧?或者应该说,殿下想去欺君。”
赵崇昭:“……”
谢则安不客气地指出赵崇昭的漏洞:“去时我不知道,可回京时我是知道的,殿下一路上何曾扫过一眼百姓?”
赵崇昭立刻说:“我是去时见着的!”
谢则安笑了笑,问:“殿下觉得是我好糊弄呢,还是陛下那边好糊弄?”
赵崇昭蔫了下去。
赵英至今还没消气,赵崇昭求见时一律不见。赵崇昭这几天终于意识到苗头不对,赶紧找来一干“智囊”给自己出主意。在“智囊”们齐心协力的谋划下,他辛辛苦苦地背了好几套说法,准备在不同场合把自己去青云观祈福的事洗白白。
没想到这些说辞连谢则安这小娃儿都蒙不过!
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!
赵崇昭抱着脑袋:“三郎我都愁死了,你别来落井下石成不。”
谢则安说:“愁啥,说来听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