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崇昭喜不自胜,吃饱喝足后高兴地回宫去。
赵崇昭一走,谢季禹将谢则安找到书房谈话。谢季禹没给谢则安反应时间,劈头盖脸地问:“你和陛下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父子俩许久没有面对面地谈心,谢季禹一开口居然直奔这种话题,谢则安的小心脏有点儿受不了。他一本正经地装傻:“什么怎么回事?还不是那回事嘛……”
谢季禹说:“你是觉得我傻,还是觉得我眼瞎?”
谢则安:“……不敢!”
谢季禹淡淡地说:“你谭先生和恭王殿下之间的事,我也是知道的。他们少年时相知相得,又相猜相疑,熬过了那么多年才走到一起,实在很不容易。”他不准备让谢则安继续逃避,“这一年多以来我远离京城,清净得很,很多以前忽视的东西都跑到眼前来——你和陛下之间绝不寻常。”
“真没什么。”谢则安顿了顿微微地笑了起来,“正如阿爹你看到的,我想赌一把,赌赢了,我快快活活过完一世;赌输了,我也找好了退路。”
“就怕你想退的时候退不了。他如今待你再好,到底也是帝王之家养出来的。”谢季禹定定地看着谢则安,黑幽幽的眼眸里满是忧心,“你选谁‘赌’不好,偏偏选他。你做好了血本无归的准备了吗?”
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?说实话,虽然替自己和家人找到了“退路”,谢则安心里还是相信自己不需要用到它的。他相信赵崇昭,更相信自己。赵崇昭虽然爱胡闹,但也不算出格,有他在旁边看着,总归不会闹出什么荒唐事儿。
既然他想“赌”,自然会积极争取。
这种信任和自信很没道理,谢则安也清楚不能让它蒙蔽自己的眼睛、干扰自己的判断,可目前来说,他还是想放纵自己一次。
谢则安静默片刻,说:“要是真有那么一天,我也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。不过目前可不是考虑这种事的时候,阿爹你马上要入政事堂了,准备好了吗?”
谢季禹苦笑说:“这可真是个烫手山芋。”
这确实是个烫手山芋。
因为姚鼎言要行动了。
姚鼎言认为自己既然规范了吏部的考核,青苗钱自然可以列入考核标准!于是这个本来只是作为“添头”的考核项目,堂而皇之地迈入“关键考核指标”之列。
姚鼎言为相,吏部依然在他的管辖之下,一切都是他说了算!于是姚鼎言当天就提拔了沈敬卿和杜绾,让他们专管青苗法考核这一块——理由是他们对这一块比较熟悉。
与此同时,与徐君诚走得近的那批人遭殃了。徐君诚一走,他们很快被姚鼎言以年终考核为由打乱了岗位安排。
朝中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大洗牌!
谢则安这位“权尚书”倒是沾了光,被姚鼎言大手一挥,把权字去了。这一招够狠啊,在外人看来谢则安已经是“新党”的重要成员,谢则安再以什么“设立女官”为噱头转移别人的注意力都已经没用。
群众的心理活动大多是这样的:一、“新党”实在太无法无天了!二十岁的尚书!即使过了一年他二十一了,那也还是很小!二、没想到啊没想到,还以为谢则安和新党不是一伙的,没想到他才是藏得最深的人!瞧瞧,姚鼎言当上宰相,第一个提拔的就是他!提拔幅度最大,最令人无法接受!
真是看错你了!
这无异于捧杀。
摆在谢则安面前只有两个选择:一个是别逃避了,乖乖帮姚鼎言做事;另一个是愉快地享受两面受敌的快感吧,有胆子就继续两边不靠,看你能坚持到几时。
这不是姚鼎言第一次翻脸,谢则安不太意外。
既然权尚书这位置他敢接,尚书他当然也敢接,左右不过少了个权字!别人想升官都求不来,姚鼎言这么大方地给他加官进爵,他应该高兴才是。
谢则安还真拿着酒去感谢姚鼎言。
姚鼎言看到他理直气壮地提着“礼品”上门,脸皮抽了抽。他算是看明白了,这家伙就是滚刀肉,对他好对他坏他都是德性。
谢则安可不知道姚鼎言正如何评价自己,他坦荡荡地说出自己的来意:“我是想来跟先生你走走后门。”
“……”
一坐定,谢则安直奔正题:“乡试考完了,该想想怎么安排考上进士的女官。”
姚鼎言挑眉:“你这么确定有人能考上?”
“当然,”谢则安腼腆一笑,搓着手说,“我照着先生您和徐先生以前的教导编了本教材,她们都是站在先生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的人啊……”
“……”
姚鼎言拿谢则安没办法。
事实上姚鼎言还是想不通则安为什么要淌这趟混水,不过对他来说,这样的谢则安更好应付——要是谢则安连这点冲动都没了,那还真不好把握。
第二天上朝,姚鼎言再次“力撑”谢则安。
朝中众人对谢则安羡慕的羡慕,嫉恨的嫉恨,冷眼的冷眼。谢则安浑不在意,继续当自己的礼部尚书,事情做得尽善尽美,谁都挑不出错处来。
几个月眨眼而逝,徐君诚已经回到家乡三个月。
徐君诚是陕州人。陕州是古来的“中原腹地”,交通四通八达,又处于水网中心,是古来兵家的战略要地。陕州往外走十数里,便是滔滔黄河。徐君诚初回家乡时有恍如隔世之感,不过住了几个月后他很快习惯了这样的生活。
唯一不平静的是他的消息传开后,不少老友都前来拜访。
其中一个叫胡正叔。胡正叔是个牛人,他一手创立“洛水学派”——他居住在洛水附近。胡正叔和徐君诚的三观一直非常贴近,比如徐君诚当初和姚鼎言互掐的“女子因丈夫太丑谋杀亲夫”一案,他们都是一力抗争,表示要处以死刑。
不同的是,胡正叔还有另一个十分鲜明的、极具个人特色的观点:饿死事极小,失节事极大!
胡正叔强烈反对寡妇改嫁,被姚鼎言弄出京城后消沉了一段时间,很快就积极地投身于建筑贞节牌坊的伟大事业之中,短短几年,他的任地上已经建了十来座“牌坊”——而在他倡导的“守节”风气之下,硬生生逼死过三个寡妇!
胡正叔来找徐君诚,是为了找“战友”。
他这次要战斗的对象是姚鼎言和谢则安。
胡正叔以绝佳的辩才在徐君诚面前细数姚鼎言师徒之害,他尤其痛恨谢则安提出“女官”之说!女人不在家呆着相夫教子,考什么科举!圣贤书岂是一介女流能看懂的!有这么两个颠倒伦常的师徒在朝中,可恨又可气!
徐君诚送走胡正叔时差点就被他说服。
好在这时候他收到了京城的来信。谢则安知道他要修史,送了一批得用的学生过来,如今已经在半路。谢则安的意思是他要是喜欢就留下差遣,要是不喜欢就让他们囫囵着回来。徐君诚刚看完信,恰好有人来报说:“纸坊有人送纸来。”徐君诚还没应下,又有人来报说:“笔阁送笔!”过了一会儿,笔墨纸砚都齐活了,还来了几个有经验的订书匠,看起来憨厚老实,肯定是做事踏实的那一种。
徐君诚一询问,才知道这几个订书匠曾经参与过《字典》的编纂。
谢则安大张旗鼓地送来一样样东西,好虽好,造价却不昂贵。徐君诚想了想,连人带物都收下了。守孝期间衣服应粗粝,饮食应粗简,不设宴、不豪饮、不听丝竹之音,他一辞了相位,马上又想到了修史的事——难得有这样的空闲,他不抓紧点哪行?
徐君诚看了看眼前皎白的“雪花纸”,心中一叹。他坐到案前给谢则安回信,叫谢则安戒骄戒躁,好好做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