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PO文学 > 穿越重生 > 穿越后做个纨绔 > 穿越后做个纨绔 第150节
  第一百零七章
  谢太傅身为明熙帝近臣,自然在跟随去别宫的大臣名单第一梯队里。奈何,出发前身体不适,大夫说了,实在不宜远行,还是在家静养妥当。
  毕竟年纪也不小了。
  谢太傅没办法,只能留在京城。
  在家静养了半个月才把病养好,谢太傅都有些闲不住了,要不是家里人一直念叨着,他早想回去上班了。
  虽说明熙帝把办事儿的差不多都带走了,可盛京城各部门还在啊,他去点个卯,处理点杂事,再和翰林院那些修书的交流交流,总比在家待着无聊好。
  病好了,别又闲出毛病来。
  而导致自己这么闲,罪魁祸首还要数姚松林那老儿。
  上次姚松林去勤政殿告状,他们在门外小争了两句,回到家,他越想越气,怎么就让姚松林那老儿讽刺完就进了大殿,那老东西最爱搞这种幼稚行为,实在可恶。
  可能是‘吵输了’,那晚谢太傅饭都吃不下,坐在院子里歇凉,倒上一壶小酒,望月长叹,脑子里不断复盘。
  白天应该如何如何,又该如何如何,怼得那姚老怪面红耳赤,一句话说不出来才对啊。
  就这么一边气愤不平,一边喝着小酒,不知不觉就微醉了,等到太傅夫人睡醒一觉了,发现半夜了谢太傅还没回来,就叫家仆去找人。
  然后扶着走路都不稳的谢太傅回了寝室,看得太傅夫人直摇头。
  每次吵不赢,回来就郁闷喝酒到半夜,以前身子骨还硬朗就不说了,现在都上了年纪了,怎么还这样。
  太傅夫人叹气,明明次次都吵不赢那姚松林,偏偏要凑上去找罪受,还嘴硬自己也吵赢过。
  哪回赢过啊?
  顶多算个两败俱伤。
  真真是.....
  因为这两人从年轻时就不和睦,吵来吵去,争来争去,偏偏两人还算是同门师兄弟,偏偏姚松林夫人是他们两老师的女儿,也不知道怎么传的,就把这两人纯属天生冤家,互看不顺眼,传成了儿女情长爱恨情仇。
  说什么,谢太傅和姚老夫人先认识,两人算青梅竹马,结果后来姚松林拜了师,横插一脚,把谢太傅的青梅师妹给娶了去,两人这才见面就吵,没见面也互黑。还说,谢太傅要不是早就定了亲,可能一早就把青梅师妹定下了,哪还有姚少傅插足的余地。
  太傅夫人摇头,这都传的什么胡话啊。
  弄得她和姚夫人以前在一些场合碰见,其他夫人都用八卦的眼神盯着她们两人看,弄得怪尴尬的。
  但是也不能怪别人信以为真。
  一开始,她都信了。
  毕竟谢太傅和她是家里指腹为婚的,成婚前就只见过几面,谢太傅年轻时在外求学,一心钻研学问,对儿女情长似乎不太上心,直到两人成了亲,她才在生活中慢慢摸索习惯了他的脾性。
  但那时候还年轻,被外面谣言影响,她也隐隐有些生气吃醋的。既然那么喜欢师妹,娶她作甚,又不是不能退婚。
  于是对着夫君摆了几天冷脸。
  结果他愣是没瞧出一点不对来,那会儿他官途不顺,辞官回了故乡办起了学院,那会儿,姚少傅也接手师门的学院,继续当个教书先生,两边自然而然就被人拿来比较。
  夫君虽然官途不顺,但也是状元出身,更是嵩城先生得意弟子,当年在嵩州学子圈很有名气,更得了多名大儒夸赞,说他有王佐之才。
  因此辞官办起了学院,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学子也很多。
  而姚少傅那边承接师门,他年轻时同样备受赞誉,只是和她夫君谢太傅志向不同,不想出仕当官,更愿意当个教书先生。
  作为百年名门书院,前去求学的学子自然更不必说,也很多。
  由于两人的不和睦从没藏着掖着,而且,还不用人家外人比较,他两人自己先较劲儿较上了。
  两人自己比还不算,教的学生也拿出来比。
  真是....
  也难怪旁人总爱看戏似的比较来比较去。
  还传出那样的‘恩怨情仇’话本子。
  后来她都释怀了,反正这辈子过日子的只能是她了,人师妹也嫁人了,自己一家人的日子经营好才是。
  再说她夫君谢太傅除了不解风情,某些事很顽固,某些点很幼稚之外,也没什么不好的。
  可能是脑子里除了家国大事,就是看书研究学问,全然没有多余地方想其它的东西了,所以后院也干干净净,除了她这个妻子,并没有小妾啊红颜知己什么的。
  太傅夫人就觉得,那些过去的事儿何必揪着不放。
  谁知她这边放下了,某天谢太傅回来气得仪态都顾不上了,跳着脚想骂人,连连喊着荒唐荒唐。
  她一问才知,原来是偶然听到那啥青梅竹马谣言,气得他当场把传谣的人骂得捂脸遁逃。
  骂完,谢太傅还不解气,吹胡子瞪眼道:“难怪那姚松林上次写信骂我,癞蛤蟆想吃天鹅肉,呵呵,我癞蛤蟆,他是什么东西?穿山甲吗?皮特别厚。”
  太傅夫人有些懵,反应片刻问:“难不成不是那样?”
  谢太傅气得再次跳脚,“夫人你...你.....你怎能骂你夫君是癞蛤蟆!”
  “.......”太傅夫人轻咳一声,“我不是那意思,我是说,你和姚夫人....”
  “不是,没有,我和师妹清清白白的。”谢太傅就差指天发誓了,“外面人龌龊,到处乱传,夫人你怎么也信!实在岂有此理,我的为人你还不了解吗,我可是有婚约在身的,怎么可能再去招惹其他女子。”
  这话算是说到太傅夫人心上了,刚要软和了声音安慰两句。
  “而且,有那个闲心,我不如多看两本书,书不够好看吗?谈情说爱有书重要吗?书里的广阔天地不比女子更有趣吗?”
  太傅夫人:“......”
  行,木头疙瘩,这辈子和你那一屋子杂书过去吧。
  然后气呼呼的谢太傅没发现,自家夫人心情不快地转身走了,还一连好几天又给他摆了冷脸色。
  等骂完这个骂那个,骂到差不多消气了,谢太傅就去书房看书去了。
  看书使他平静。
  看书使他强大。
  看书,能让他不和寻常小人还有姚松林那幼稚如童的东西计较!
  总之,太傅夫人也不知道谢太傅和姚少傅怎么就互看不顺眼,仿佛是前世冤家一般。
  谢太傅没说原因,她曾经问过一嘴,是不是两人之间发生过什么,谢太傅也只气哼哼地说:“是那姚松林每次都没事找事儿,姚松林脸皮贼厚脾性也怪得出奇,毛病多了去了,谁知道他是哪根筋没搭好,专找我麻烦。”
  太傅夫人就懒得多问了,反正就是对方找茬挑事儿呗。那你不理会不就成了,偏偏每次都要和人争和人吵,弄不赢就回家自个儿郁闷,喝小酒。
  自家夫人心里的腹诽,谢太傅是不知道的,就当他养病养得无聊,身体一好就要去翰林院啊,国子监啊,这些地方看看,给自己找点事儿做时,接到了明熙帝的旨意。
  说实话,谢太傅下意识是有些不乐意的。
  姚松林的学生,他自己教。
  虽说圣意难违,但敷衍了事总能做到。
  但这道‘旨意’是以书信形式传过来的,信里,明熙帝这位一向给人很有距离感的铁血帝王,却像是一位操心家里小辈的普通大家长,字里行间都是对小辈的忧心,还有希望先生能帮着管教的淳淳信重之意。
  什么.....先生乃吾朝最负盛名之师,学者之楷模,吾信之。
  谢太傅身后隐形的尾巴嗖一声,翘了起来。
  还得是圣上,知道他比姚松林那老怪会教学生。
  而明熙帝信里还有不少夸谢太傅的话,这个嘛,其实很好理解,家里有个调皮捣蛋,读书费劲儿的孩子,为了给孩子找个负责任又能干的名师,身为家长的明熙帝可不得多夸两句嘛。
  虽说圣旨不可违,但只要谢太傅托病推辞,明熙帝还能强硬要求人家太傅收下一个不好教的学生不成?
  真那般强硬下令,传出去,他这个皇帝还要不要脸了?
  所以明熙帝想了想就以书信形式传给谢太傅,还像一般家族长辈给自家子弟求学时那样,言辞间也对先生推崇了一番。
  这些来自顶头上司的夸夸,让谢太傅尾巴直接晃得不要太厉害。
  等信看到后边儿,明熙帝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,提了一句:福宁读书颇难,姚少傅都拿他没办法,太傅也无需太过操劳,能带着他多修身养性就行。
  谢太傅身后晃动的尾巴一个急刹车,眯了眯眼睛。
  姚松林那老怪不行?
  呵呵。
  那老怪教学水平本就一般,也就是收的学生资质好,才传出好名声,还自封什么天下第一名师,脸皮实在太厚。
  福宁小郡王读书资质不行,这事儿谢太傅当然也听闻了。
  呵呵,姚老怪这不就现行了。
  一遇上资质不太行的学生,他就教不好。
  姚老怪不行,不代表他谢洪杰不行!
  身为太子老师,常来往东宫,谢太傅自然没少撞见福宁小郡王来东宫玩耍,虽说一开始吧,态度淡淡的,可耐不住福宁小郡王实在活泼,谢太傅后面儿也会和他交谈两句。
  看得出来,福宁小郡王是个天生爱闹的皮孩子性格,这般孩子硬压着他读书是坐不住的,反而会产生厌学、和先生对着干的行为举止。
  谢太傅以前刚开始办学时,可没余地那么挑三拣四,所以一开始收的学生可是什么类型都有。
  像是一些托关系,姚松林那边不要,然后转送到他这边的,被家里宠着不服管教,或天性资质差些,读不进书的名门望族的子弟,他谢洪杰一开始也教过不少。
  当时那姚老怪还嘲笑他来着,说他庸俗,把神圣的教学殿堂弄成官场上那一套关系户,什么人都收什么人都要,小心教出几个败类,连累他们的老师,坏了师门名声。
  可气可恨。
  既然收了,他谢洪杰就会把人教出个样来。绝不会让他姚松林有机会说三道四。
  在谢太傅看来,福宁小郡王比他当年收那些学生要好教多了。
  皇上可不是那些毫无底线宠溺孩子的家长,而福宁小郡王爱闹了些,性子却也还算过得去,不是那种惹是生非,招猫逗狗的讨人嫌。
  就这,他姚松林还束手无策。
  不是不喜欢告状吗?不是以前老笑他给家长告状吗?换他姚松林身上,结果才遇上这么一个,不也迫不及待地去告了。
  谢太傅脑子里忽然闪过一抹念头,身后停下的隐形尾巴又开始欢乐地晃了起来。
  好啊好啊。
  正好叫他姚松林看看,他教不了的学生,我谢洪杰却没问题。
  到时候,任凭那老家伙脸皮再厚,肯定也要羞得满地找洞钻。以后再也不敢在他谢洪杰面前惹人嫌了。
  太傅夫人正好进书房给他送养生汤药,结果就见谢太傅忽然干劲儿满满,像是计划要做出一番大事似的。